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大会精神 | 五育融润童心 雅行赋能成长——南苑小学特色德育实践探索
发布时间:2025/09/08 15:40:56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
一、德育明灯为引航,锚定育人新航向

(一)深悟立德树人,筑牢教育根基。始终坚守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明晰德育是教育的灵魂。它如春雨般滋养学生心灵,为其幸福人生奠基,为未来征途护航;同时直面新时代社会环境赋予德育的新挑战,勇担育人使命,让教育的初心在时代浪潮中愈发坚定。

(二)汲取先进理念,解锁育新路径。以学生为中心,唤醒其责任意识与自我管理潜能;以心灵关怀为纽带,守护学生精神成长与心理健康;以实践体验为桥梁,助力学生认识自我、厚植社会责任感;以家校社协同为支撑,凝聚三方合力,编织全方位育人网络。

(三)掌握实践策略,深耕德育沃土。通过课程、文化、活动、实践、管理、协同“六大育人路径”,让德育浸润于趣味之中、内化于心灵深处,实现学生道德认知、情感与行为的同频共振。加强班主任培训,打造专业育人团队,推动德育向纵深发展;借力现代技术,创新德育形式,让价值观引领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

二、五育并举谱新篇,童心向美共成长

南苑小学以“育人为本,德育优先”为核心理念,紧扣启东市德育工作大会精神,持续构建“五育融合、知行合一”特色德育体系,用心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少年。

(一)党建领航聚合力,机制创新促实效

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,搭建“全员导师制”德育网络。党总支书记牵头,每位教师化身学生成长伙伴,深耕“学习引导、心理疏导、生活辅导”领域,为学生筑牢成长屏障。通过情景模拟、班会课设计、带班方略研讨等实战训练,提升教师育人能力;以制度化班主任例会为平台,推动德育经验迭代,让育人智慧持续生长。

(二)文化铸魂润童心,学科融合传薪火

深耕“二十四节气”校本课程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焕发生机。

跨越学科寻趣:联动气象科学(探秘气象应急车)、农事劳动(春分播撒希望)、艺术创作(蓝印花布拓印),多维度解锁文化密码,让学生触摸传统温度。

红色基因传承: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江海汇红色展厅,透过弹孔军旗、抗战粮票等实物,聆听朱惠萍烈士的英勇事迹,让思政教育可触可感、直抵心灵。

仪式浸润成长:在入队仪式、十岁成长礼中融入“家国担当”宣言,让稚嫩的声音传递理想信念,让爱国情怀在仪式感中悄然升华。

(三)环境育人细无声,文化浸润满校园

从校园角落到班级方寸,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德育的“活教材”。

“最美班级”焕新颜:每月依据班级文化布置、学生行为规范评选,激发集体荣誉感,让自主管理意识在比拼中生根。

“红领巾监督岗”显担当:少先队员轮值上岗,以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原则参与校园管理,让文明素养从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。

榜样引领树新风:开展“五育美德少年”“校园之星”评选,设立“书香学子”“活力少年”等多元奖项,让身边榜样成为学生追逐的光,照亮成长之路。

(四)劳动赋能助成长,社会担当植心田

以劳动教育为德育突破口,打造“农场+社会”双实践课堂,让学生在劳作中感受责任、学会奉献。

“童真农场”践初心:校内开辟实践基地,学生亲历春种秋收,探寻“一粒米的旅程”,在汗水里种下责任意识与生态观念。

公益行动暖人心:春日义卖、冬至共享餐食中,劳动成果化作爱心物资;探访福利中心、村史馆,让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悄然生长。

家校协同共育人:家长进课堂分享职业故事,志愿者团队助力校园管理,构建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共育新格局。

(五)多元评价激活力,五育并举促发展

打破单一学业评价壁垒,构建“五育融合”发展性评价体系。“五育童真好少年”评选覆盖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维度,获奖者不仅在学业上闪光,更在体育节的赛场、艺术展演的舞台上,展现领导力与协作力,绽放全面发展的光彩。

德育,是一场温柔的守望,需以耐心为土、智慧为种、情怀为光,静待每一朵花绽放。启东市南苑小学将以此次德育大会为新起点,把会议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,以体系化设计打破德育边界,构建“文化浸润培根、实践赋能铸魂、协同共育聚力”的育人新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