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明确新学期德育工作总目标与重点,强化德育队伍建设,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,开启德育工作新征程,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,特制定本计划。
一、指导思想
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,坚持德育为先、五育并举。重点围绕学生行为习惯培养、心理健康、劳动教育、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等项目深入研究实践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,落实“培根铸魂”核心任务,推动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落地见效,不断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,提升学校德育水平。
二、工作目标
筑牢品格根基,培育时代新人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,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等要求,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;让良好的文明举止、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外化于行,将“知行合一”落到实处;在五育并举框架下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,使其具备健康心理状态,成为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个体。
构建协同机制,落实“三全”覆盖。构建“校长引领、教师主导、家长参与、社会协同”的全员育人网络,让班主任成为德育骨干,学科教师实现“课程思政”全覆盖。引导家长通过家长学校、亲子活动深度参与育人过程,吸纳校外资源成为德育实践重要支撑。完善全程育人链条,实现德育工作与学生在校全周期无缝衔接。拓展全方位育人场景,将校园环境、课堂教学、实践活动、网络空间等转化为德育阵地,形成“时时有德育、处处有德育”的氛围。
创新方式方法,提升德育实效。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、多元主体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,通过“文明之星”“运动之星”“劳动之星”“温暖天使”等评选活动,实现对学生品德发展的精准画像。针对学生在诚信意识、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薄弱环节,精准施策,使校园不文明现象发生率逐年下降,学生违纪率控制在极低水平。
三、工作思路
以德育课程建设为核心,夯实品德教育根基;以队伍建设为关键,提升德育工作水平;以活动为载体,丰富德育教育形式;以协同育人为支撑,拓展德育教育空间。
四、工作措施
(一)全力构建德育体系,完善制度保障机制
1.构建德育管理体系,树立全员育人意识。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层级管理机制。树立“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,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”的理念,让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中。
2.加强班主任量化管理,落实管理细则。细化班主任工作各方面,设定具体量化指标,公开评分标准。计划在9、10月份分两次开展班主任专业培训,内容包括班级管理理论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家庭教育指导等,并举行经验交流和分享会。
3.开展班主任“青蓝工程”。举办班主任“青蓝工程”总结暨师徒结对活动,发挥优秀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,培养班主任后备人才,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。
4.完善学生行为规范,明确行为标准。制定详细的学生行为规范手册,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教育。完善学生成长评价体系,做好综合素质评定,通过班级量化、文明班级评选等,建立学生奖惩机制,密切联系家长,共同关注学生成长。
(二)坚持推行五育并举,落实活动育人
1.九月:启航新程育新风。通过开学典礼暨“开学第一课”,帮助学生融入新学期,明确成长目标。组织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并开展“观后微分享”等活动。
2.十月:传承文化根脉,厚植家国情怀。在中秋节开展系列活动,开展秋季阳光运动会,在重阳节组织教育。
3.十一月:实践砺成长,多元育新人。在全国消防日推出消防安全周系列教育活动,开展劳动周系列活动。
4.十二月:厚植情怀强素养,感恩成长向未来。在国家公祭日开展系列活动,推进心理健康系列主题活动,开展感恩教育。
5.次年一月:五育融合庆元旦,聚力奋进谱新篇。开展“庆元旦、迎新年”系列主题活动,融合五育元素,通过文艺表演等形式,让学生展现综合素养。
五、工作保障
组织保障。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统筹德育工作的规划、组织和实施,定期召开会议,研究解决重大问题,协调各部门工作关系。
制度保障。完善德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,形成科学、规范、有效的制度体系,加强制度执行力度,定期检查监督。
队伍保障。加强德育队伍建设,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,加大培训力度,建立激励机制。
评价保障。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,全面、客观、公正地评价德育工作成效和学生品德发展情况,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,注重评价结果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