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烛耀东疆·头雁领航”之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工作案例丨紫薇小学:党建引领家校社 协同共育“薇”心圆
发布时间:2025/09/18 11:16:33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”“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”。家校社协同育人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次彰显。紫薇小学作为全国“人生第一课”首批德育试点学校、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、南通市家庭教育优秀学校、南通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,构建家庭、学校、社区协同育人机制,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党旗引领下阔步前行。

一、构建育人新体系,让党建成为学校发展“红色引擎”

1.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。实行党内“三先”制度:重大事项党员先通报,重大决策党员先酝酿,困难任务党员先行动。提出党员“三高”要求:在觉悟上、在业务上、在工作成效上高于其他教师。形成了干群关系和谐、人人争先树优的良性发展局面。“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”于2024年10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时代新风采栏目播出。

2.加强思想政治工作。支部书记坚持上好专题党课,带头上好思政课,引领全体师生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,不断提升政治站位。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。获南通市情境党课比赛优秀奖、启东市党课比赛特等奖,入选全国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展。

3.落实“三培养”工程。即“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,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,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”。大力弘扬“红船精神”,从不同层面、多个角度培育、催生新榜样、新标杆、新动力,培养了一批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,实现了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“双推进”“共提升”。支部书记获评南通市党支部书记“双带头人”标兵、南通市优秀校长、南通市骨干教师、南通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个人、南通市三八红旗手标兵……党务干部获评南通市、启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。27名党员中有江苏省“333”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,南通市“1115”工程卓越教师培养对象2人,南通市、启东市级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14人。

二、搭建多维平台,让党建与家校活动无缝衔接

1.组织管理“三位一体”。组建由党支部书记牵头的集少先队教育、班级管理、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党员队伍,建立规范的三级家委会制度,突出党员家长的引领示范作用。由党员教师、班主任、党员家长代表、社区党员志愿者担任家校活动联络员,保证家长学校的正常运作。《家校共育“薇”心圆》获江苏省中小学校统战与群团工作“同心育人”行动计划优秀项目。

2.党员领航当表率。依托“家访进千家”活动,支部书记带头,党员教师亮身份、树先锋,深入学生家庭,指导家庭教育工作,解决学生学习、生活困难,帮助规划未来学习计划,把党的温暖传播到千家万户;建立困难家庭档案,成立党员“1+1”帮扶小队,促进家校融合。

3.党员家长进课堂。开设“薇·爸妈讲堂”,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代表带给学生不同主题的“家长课堂”,贴近关爱温暖学生,共同教育学生。

4.多样培训促发展。党员带动开展家庭教育、家校沟通等主题学习、交流和培训。党员教师主动认领开发,推出一系列家庭教育精品课程,提供分类清晰、定位精准、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。

三、推进区校联动,让党建与社会课堂共融共生

充分利用学校、社区资源与优势,落实好党建带团建、党建带队建工作,常态化开展区校联合活动,让党员教师真正走进群众、服务群众,家校社形成教育合力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。

1.走访帮扶“薇·心缘”。党员带领少先队员寻访新四军老战士,活用红色资源,传承红色基因;走进中远海工,追寻工匠精神,激励队员们奋发图强,争做时代新人。党员彭洪丽执教主题班会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《学党史跟党走》电视录制活动。

2.科普服务“薇·科创”。党员先锋带领少先队员走进社区开展健康生活科普宣传活动,助力科普惠民。党支部联合社区开展科普基地共建主题党日活动,打造红心服务联盟,引导党员群众成为科学生活的实践者、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和科普工作的志愿者。

3.社会实践“薇·先锋”。党员携手学校“阳光少年”联合社区党员开展植树、慰问百岁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,锤炼党员党性修养,彰显担当树立旗帜,助力社区建设。党员陈永飞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画面在中央电视台《新闻直播间》播出。